第一枪首页
登录 免费注册 江湖通会员 增值服务 帮助中心
移动版
微信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
绑定领取红包
微信
微信小程序
扫一扫访问分享
第一枪小程序
百度小程序
百度小程序
手机百度扫一扫
访问第一枪应用
当前位置: 第一枪 资讯 职业发展 正文

职场吃亏吃出艺术!

2012-05-09 11:30:04 569

[导读]

    前言:

    肯吃亏:处世需要吃亏,舍小利方能得大益;

    能包容:人人需要包容,厚待他人善待自己。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清晨,当你走进停车场,突然发现自己那黑光锃亮的车身上竟被十分触目地拉开了一道长长的划痕,你恼火不?办餐馆,竞争有多激烈!可是,在你最需同心协力的当口,有的“骨干”却带着关键客户、技术、人员一走了之“另立中央”了,你恼火不?所以,吃亏并不简单——

    1、吃亏是运筹帷幄的策略,放长线方能钓大鱼

    2、吃亏是精明睿智的妥协,舍得小利方得大益

    3、吃亏是甘于付出的心态,多做一点赢得更多

    4、吃亏是以退为进的谋略,拓宽道路谋求大成

    5、吃亏是不去强争的气度,推功揽过尽显本色

    6、吃亏是看透人生的豁达,难得糊涂更益身心

    生活中,估计没有几个人愿意吃亏。很多人也许会认为,逆来顺受、甘于吃亏的人是个傻子。但事实未必如此,职场之中,能吃亏、善吃亏、会吃亏的人往往是最聪明的人,常常是职场江湖中最大的赢家。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吃亏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吃亏”往往只是一种表象,其深层次的内容则是此人所具备的顾全大局、心胸开阔、举重若轻等珍贵的品质。而这些品质无论是上司还是下属,不管是局内人还是局外人,都恰恰是大家所缺失、所推崇的。具备这些品质的人,想不成功都难,便宜自然会接二连三地找到他头上来。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吃亏就是赚便宜,是一种极富智慧和极具想象力的一种隐性投资。不过,在这样一个充满商业竞争的社会里,对一个渴望成功的职场新人来说,不去争,不去计较,满足老板的要求,甚至去欣赏同事的成功,心甘情愿地去吃亏、接受吃亏的现实,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因为他们还缺乏足够的磨炼,对自己的劳动成果总是希望马上获得等值的回报。

    古语有云:吃亏是福。老子也说:“少则得,洼则盈。”留出了容纳的空间,才能有容。月盈则亏,水满流溢。提前“吃亏”,可以确保日后不亏。就像古老的太极图中所展示的现象:平衡与和谐,是两条颜色相反的“鱼”相对,而不是一种颜色的圆满;这样才是“完美”的境界。所以,学会吃亏,就是要适应自然的法则,保持平衡,不求个人的完满,经营让利的空间;才能自在地生活于世。

    法国艺术家安格尔在引用此语后进一步阐发自己的立场说:“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我将加倍努力,为的是有朝一日给我那些卑鄙无耻的敌人以回击”。可见,“吃亏是福”并不适用于一切道德行为主体和范畴。对于那些专以损人利己为能事的恶人、敌人,就不能安于吃亏,因为这只会助长其变本加厉。肯吃亏是一种智慧,是大度的胸怀。人们常说,吃亏是福。首先,吃亏是福的道理具有普遍性——

    1、普通人在吃亏中变得成熟,聪明人在吃亏中埋下睿智的种子,等待日后的收获。能包容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淡定从容的洒脱,是一种俯仰自如的风度。在包容中结识朋友、拉近距离、和谐关系、铺就人脉。

 

    2、聪明的人肯于吃亏。吃亏是能观全局的眼光,是精明睿智的妥协,是不去强争的气度,是为了获得更大更长远的利益,是为了拓宽道路,谋求大战。

    3、睿智的人善于包容。包容是换位思考的理解,是修身养性的真经,是以退为进的策略,行包容他人之举,让别人心存感激,脚下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其实,人都有利己之心,面对诱惑、选择都会不自觉地趋利避害。大多时候我们会认为,确保自己的利益,争取更多的回报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是成功的标志。然而,真正为人处世的大智慧却是学会吃亏。可以说,做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乐于亏己。下面,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与您分享一个小故事:

[pagebreak]

    有一位靠卖纽扣成为富翁的商人,他开的店,即不气派,也不宽敞,但却非常有特色。他的店,除了卖纽扣以外,其它东西都不卖。他的纽听,不仅花色品种齐全,而有的女顾客,一件漂亮的大衣上丢了一枚纽扣,纽扣店会想尽办法配上后寄给顾客。久而久之,小小的纽扣店在偌大的一座城市里人人皆知、家喻户晓。这家小店的经商之道在于:店主深知“世上的钱是赚不完的”道理。他每出售一枚纽扣,只赚几分几厘。至于别人,比方说来纽扣店大量进货的成衣铺赚顾客多少钱,他根本不去攀比,他更在意的是能“赚”到多少顾客。

    但是不少小商人却懂得这样的道理。在交易场所,这样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买方和卖方为了一点小利讨价还价,争执不休,结果不欢而散,双方都无利可赚,这样就有悖经商之道。精明的小商人会爽快地与对方成交,宁肯让对方多占些利,他们更关注的是长远大计。

    一个人独资经营的情况下,不仅势单力薄,而且人力、才智匮乏,资金上也很难维持长久的,快速的增长。如果能找到可以长期合作的合伙人,就会增强公司的实力,虽然部分利益会分给合作伙伴,但较之无法持续经营情况,实在是好上太多了,这也成了犹太人的经商之道。

    不仅做生意适用,在企业管理中,吃亏的智慧也同样适用。一个厚道的管理者往往能够得到全体员工的一致爱戴与拥护,管理者能够考虑员工的切身利益,出台一些对员工有利的政策措施,员工肯定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员工会以努力工作来回报企业,会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和价值。而那些对员工极其苛刻的、一点“亏”都不愿意吃的管理者恰恰相反,企业的效益必将越来越差,因为员工没有积极性为这样的企业卖命。

    也许有人会说,自己厚道就是自己吃亏,谁会这么傻做这样的事情呢?有这种想法的人只看到了事物的一面,没有看到事物的另一面,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没有看到长远的利益,觉得此时此刻自己吃亏了,却没有想到未来的日子因为你的厚道也许会得到更大的回报。将心比心,人心都是肉长的,人之初,性本善,恩将仇报的人毕竟是极少数,换作你自己,别人帮助了你,难道别人有了困难你就忍心袖手旁观吗?所以,在生活工作当中,我们吃点小亏并不是坏事,反而是我们的福气。厚道一点,吃亏是福,厚道的人必将得到回报。

    谭老师建议企业管理者严格地要求自己,宽容地对待他人,凡事礼让为先,为他人着想,能不计较的不要计较,能成全的就要成全,能帮助的尽量帮助,这就是厚道。厚道的人朋友多,厚道的人容易得到别人支持,厚道的人办事比较顺利,厚道的人所处的环境会比较和谐,厚道的人前途更加广阔。

 

    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是一种非常崇高的境界,是一种处世的智慧,是一种大智若愚的表现。这样的例子无论是在商业中还是生活中都极为普遍。但是,我写这篇文章教你吃亏,这岂不是我占光,你吃亏了吗?不能那么做!所以,我要教你吃亏中的道理,这亏才不白吃!谭小芳老师认为,“吃亏是福”,实际上是很有经济学之讲究的:

    一是吃亏乃开窍增智之成本,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是也。没有人偏好吃亏,同样,也没有人能保证永不吃亏。当老板、做企业、干事业,不吃点亏(有时甚至是大亏),就等同于没有打足成本。而不支付足够的成本,人怎能成长?企业怎能成长?这是简单的道理啊。

    二是折射出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人们对竞争的感受越来越具体、越来越真切。而竞争,从经济学的本质看,无非就是特定利益的驱动、生产与分配。竞争中的失利者(人人都有失利之时、失利之事)不得不调整或配置相应的精神文化资源,从而有了“吃亏是福”隐含着的不可排遣的几分无奈和慰藉,是对竞争生态的某种反应与适应。

    三是利益驱动决定行为取向。若没完没了地计较、清算、折腾,其成本不如以忽略不计的方式消化掉,并由此能避免吃更大更多的亏!对企业家而言,至少是判断力的检验,包括对谋定长远利益、实现长期目标是否坚守和心无旁骛的测试。所以,我没有见过一个大老板是斤斤计较的。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吃得起的亏,无论大小,不在意比在意更经济、更符合利益最大化原则。所谓吃亏是福,一定有个利益边界,有个承受能力的权衡。于是,才有了“吃亏是福”的老话新说,以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广泛针对性。请看下面的案例:

    有一个人与朋友合伙做生意,几年后一笔生意让他们所赚的钱都赔了进去,剩下的只是一些值不了多少钱的设备。他对朋友说,全归你吧,你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留下这句话后,他就与朋友分手了,没有相互埋怨。别人可能会认为,这个人真糊涂,自己一份财产也不要。其实,这叫“好合好散”。生意没了,人情还在。

    吃亏是福,肯吃亏乃智者的智慧。不管你是做老板也好,还是做生意场上的伙伴也罢,只有牺牲一部分自己的既得利益,吃点儿小亏,才能留住人才,留住合作伙伴。手下的人跟着你有好日子过、有奔头,他才会一心一意为你效劳;生意上的伙伴同你做生意互惠互利,才不会朝三暮四。

    一般的“亏”可以不在意,如果太过分、太离谱,也仍要人们以此为信条,那就无异于纵容作恶或者养虎遗患了。比如日军入侵,中国人民肯定亏大了,能以此为“福”吗?又如制售有害食品,消费者亏损了健康,能以此为福吗?有句箴言:“对于恶人,没有和平”。总之,“吃亏是福”,因为人都有趋利的本性,自己吃亏,让别人得利,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别人的积极性,帮助你的事业兴旺发达。在职场中,“吃亏是福”,原本就是一种境界!这其中的学问啊,深着呢!

免责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第一枪网意见及观点,亦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第一枪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问题请联系media@d17.cc
第一枪官方微信

第一枪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随时随地获取电商行业最新数据及资讯。
微信号:第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