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我省第一高楼不断被刷新——10月14日,九江市城建部门表示,九江将于明年开建江西第一高楼“九江国际金融中心”,高度将达333米,投资额超过30亿元,“江西第一高”计划2016年7月1日前建成开业。此前,江西第一高楼规划在南昌:南昌华南城宣布规划建设328米的地标建筑。如此算来,九江即将开建的第一高楼比华南城地标建筑将高出5米。
新的摩天大楼建设潮,是城市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结果,因为第三产业主要的办公地点是写字楼,所以摩天大楼也迎合了市场的客观需求。但是盲目建设摩天大楼,可能超出了城市的经济承载力,也造成了恶性竞争,业内人士认为,南昌的摩天大楼数量已显现泡沫化趋势,未来可能出现供给过剩的局面,摩天大楼的运营也面临诸多问题。
从建设投资的角度来看,超过300米,摩天大楼就失去了因节约用地换来的经济价值,目前摩天大楼从拿地到项目建成,平均开发周期为五年以上,其投资规模动辄数十亿或上百亿元,更让一些开发商难以企及,更何况后期运营管理成本。
而摩天大楼建成后能否获得收益,关键取决于出租率。收租偿还投入成本一般需要15年甚至更长时间,而出租率的高低往往与所在城市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密切相关,在南昌,空置率成为困扰摩天大楼的一大难题,业内人士表示摩天大楼投资需谨慎,应综合考虑各个因素。
数据刷新
南昌摩天大楼居全国前列
据刚刚发布的《2012中国摩天城市报告》显示,南昌已建和在建的摩天大楼就有20座之多,在建摩天大楼数量居全国前列。目前,南昌一栋在建的最高楼高度已达289米,规划中甚至还有高达328米的建筑。
据统计,南昌已建成150米至200米高楼6栋,超200米的高楼2栋。2010年7月,231.5米高的力高滨江国际成为南昌第一高楼,之后不到3个月,268米的南昌高新区绿地城市综合体项目就奠基了。又没过几个月,绿地中央广场的两栋289米的双子塔楼让“南昌第一”再度易主。2011年1月,327米的南昌国际财源中心再度刷新南昌高楼纪录。半年之间,“南昌第一”易主3次,高度则增长了近100米……
如今,南昌超200米高的摩天大楼已有“遍地开花”之势,目前在建的就有8栋。其中绿地中央广场为69层、289米,建成后“南昌第一高楼”桂冠又将易主。
实际上,南昌规划或预备建设的超152米摩天大楼远不止14座,甚至有许多“超级摩天大楼”都没有出现在报告中。去年初,南昌市规划部门对南昌国际财源中心规划调整进行批前公示,规划了一栋72层、高327米的超高层主楼,成为南昌建筑的“新高度”。不过,这一高度在今年6月被打破了:南昌华南城宣布规划建设328米的地标建筑,成为南昌的新地标。实际上,目前南昌正在酝酿的超300米建筑并不在少数:青山湖区临江商务区就规划了一栋高达65层的大楼,设计高度在300米以上;博泰江滨去年就公布了建设315米国际5A甲级写字楼的计划。
红谷滩成数摩天大楼“落脚地”
有“南昌浦东”之美誉的红谷滩新区,早在2010年就无疑是超高建筑的聚集地。1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滩;近年来,红谷滩新区已经建成的百米以上建筑就有中航国际广场、江报传媒大厦、江西教育发展大厦、新龙大厦、丰和商务大厦、江西检验检疫综合实验楼、南昌水利科技大楼、中寰医院、南昌广电中心大楼、红谷大厦、南昌市建设大厦、南昌市房产服务中心等。超两百米建筑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200.8米高的联发广场和216米高的国际金融中心、高达236米的南昌新地中心等200+建筑不胜枚举。仿佛一夜之间,南昌城市高度从此迈入200+时代。
近日,坊间传出“凤凰洲临江片区将建造十多幢摩天大楼”,一时间关于红谷滩二次开发热潮的议论再次响起。作为一个城市新区,红谷滩成了大多数摩天大楼的“落脚地”,而且已经呈现出由中心区向九龙湖、凤凰洲片区扩散的势头,随着红谷滩新区迎来“二次开发”,建设重点将从目前的红谷滩中心区、红角洲片区不断向南延伸。目前,九龙湖、生米地区的概念性规划正在进行全球招标,未来生米地区将是南昌、红谷滩投资的热点。两三年后,红谷滩中心将转移到生米和九龙湖片区,正式进入九龙湖时代。
随着近几年的建设,凤凰洲片区建设了大量楼盘以及宾馆、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包括江西师大附中、江西医院、口腔医院等优质资源。该片区地理位置优势凸显,尤其是沿江岸线成为一块独具价值的稀缺资源。
“凤凰洲片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将在未来几年内打造能源总部经济、滨江商贸等第三产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该片区沿江岸线将打造多所五星级酒店,并打造一条具有标志性的天际线(摩天大楼群)。目前,已签约拿地的摩天大楼项目已有4~5家,且规划方案也已出台,均为超百米高楼;而正在洽谈的也有2~3家。预计凤凰洲片区沿江岸线将竖立10栋左右的摩天大楼,主要为总部经济大楼。
运营问题
投资、管理费用惊人
一座座摩天大楼破土而出、人们因高楼而倍感气派的背后,高楼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其中包括经济风险和安全风险。
由于建筑和管理难度,摩天大楼的成本比普通写字楼要高出许多,有资料显示,通过对近100年来超高建筑的统计,高层建筑的运营都是亏本的,比如高420.5米、拥有88层楼的上海金茂大厦,一直是中国人的骄傲,但它的困惑和问题却鲜为人知:每平方米造价为2万元,建筑总投资50亿元,其中24亿为贷款,还贷的压力十分沉重;而管理费用比建造投资更大,如果大厦使用寿命以65年计算,管理费用大约是建设投资的3倍,目前,金茂大厦仅日常的管理维护费用每天就需100万元人民币。
写字楼高度一旦超过100米,整个大楼的消防要求、抗震要求、电梯要求都比一般大厦要求要高,这导致投资成本相应增多。与此同时,由于养护成本较高,目前一般摩天大楼的物业管理都处于亏损阶段。
从建设投资的角度来看,超过300米,摩天大楼就失去了因节约用地换来的经济价值,目前摩天大楼从拿地到项目建成,平均开发周期为五年以上,其投资规模动辄数十亿或上百亿元,更让一些开发商难以企及,更何况后期运营管理成本。
摩天大楼空置率较高
而摩天大楼建成后能否获得收益,关键取决于出租率。收租偿还投入成本一般需要15年甚至更长时间,而出租率的高低往往与所在城市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密切相关。
摩天高楼不仅是维护费用近乎天文数字,大厦租金下调、空置率高等问题也将日益凸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即便是经济景气时,曼哈顿的办公楼也有20%左右的空置率。遍布高楼广厦的中国一线城市上海,摩天高楼的空置率也通常在25%~30%之间浮动。
上海、曼哈顿尚且如此,诸如南昌等国内二三线城市的状况可想而知。有数据统计,东莞写字楼整体空置率约为40%,有的甚至高达一半以上。摩天楼对于二三线城市的地标效应远大于实际作用,最后难免有沦为建筑垃圾之虞。
调查显示,2011年南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低于50%,由于摩天大楼的建设速度超过了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新地标的落成往往意味着旧地标租金下降。按照目前的摩天大楼建设速度估算,南昌的第三产业可能难以让这么多摩天大楼盈利,摩天大楼的租金普遍高于万元,然而在高收益的同时,也要面临高空置率的问题。
位于南昌市八一桥头的裕丰大厦,地理位置优越,当年还曾被冠以“南昌第一高楼”名号。然而,在辉煌一段时间后,目前已失去昔日风采,该大厦经过易主后被重新装修,如今仍是半拉子工程,闲置已达5年之久。按照目前南昌写字楼出租市场行情,该大楼一年保底收入上千万元,事实上大楼内主营酒店被闲置7年以上(按照2003年12月份出售的时间来算),闲置期间损失几近亿元。
位于南昌市中心地段的恒茂国际中心竣工已达7年,租金已逾万元,然而同样面临高空置率的问题,据调查结果显示,其目前的入住率只有60%,有业内人士表示,在经济并不发达的南昌,摩天大楼运营面临诸多困难,其他大楼的新建是否能带来稳定现金流,目前尚不容乐观。
高层楼房风险系数大
“9·11”事件让世人目睹了摩天大楼的巨大风险,也许这样的恐怖事件“千年一遇”,我们不必多虑。但即使在正常情况下,摩天大楼面临的安全风险仍然不可低估。据估算,一座高100米的建筑在无阻挡的情况下,烟气在半分钟内就能沿竖向管井扩散到顶层,形成立体火灾。
据统计,南昌已建成150米至200米高楼6栋,超200米的高楼2栋,而规划和在建的超152米摩天大楼的摩天大楼更是比比皆是,据专家介绍,从自然灾害的角度看,地震对高楼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旦出现倒塌,损失十分严重。楼高招风,李正农说,台风强烈时,高楼顶部会出现摆动,摆动幅度最大可达1米左右,而雷电也喜欢“光顾”高楼。
同时,在房地产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楼设计、施工、审核、管理等环节上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增加了高楼的安全隐患。如在设计环节,按照相关规定,高层建筑每14层应建一个防火避难层,这一层是用特殊的阻燃材料建成,配备专门的增压设备,能将空气往避难层外压出,防止浓烟和烈火的侵入,以方便人员躲避火灾。理论上,只要楼不垮塌,避难层里人员的安全就没有大碍。但南昌诸多高楼里,鲜见防火避难层,究其原因,无非是投资方想省空间多盖房多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