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省市专家学者为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建言献策
核心提示:
“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要在提升六种能力、创建六种内涵型城市上下工夫”
“科学配置土地资源要素为打造核心增长极提供用地保障”
“南昌在打造核心增长极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努力实现做大经济总量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良性互动。”
……
为广泛吸纳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对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的真知灼见,19日上午,市社科联、社科院举办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专家、学者座谈会,邀请省市专家、学者,就南昌如何加速“打造核心增长极”这个主题建言献策。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主题,纷纷畅所欲言。
提升六种能力 创建六型城市
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副主任 研究员 王志国
省委、省政府提出,全力支持南昌加快发展,打造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要在提升六种能力、创建六种内涵型城市上下大工夫。
第一,提升产业竞争力,建设价值主体城市。南昌市要建设产业价值主体城市,而不要做价值末端城市。一定要千方百计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产业核心要素的落户地。要在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发展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发展高端服务业等方面下大工夫。
第二、提升科技创新力,建设创造主体城市。要在创新平台、创新投入、创新激励机制建设上下大工夫。大力发展国家、省市工程研发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国家部委重点实验室。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创新软环境。
第三、提升文化影响力,建设文化魅力之城。首先要建设主流文化形象或文化标志,突出建设和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少年壮志和当代开明开放、善谋实干的文化形象。二是培养领军人物,创作精品力作。三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四是要加大文化产业改革发展步伐。
第四、提升市场消费力,建设消费魅力之城。要把南昌打造成一个舒适、便捷、市场旺盛、相对廉价、消费规模大的宜居城市。南昌的饮食、文化、居家消费市场还有很大潜力可挖。要在改善经营环境、提高便捷程度、提升文化影响力等方面下大工夫。
第五、提升人力资源凝聚力,建设人气旺盛之城。要在大量培养本土人才、引进高素质人才、吸引企业家人才上下大工夫;提升职业技能人才的凝聚力,提升人口资源的凝聚力;制订有效措施,改造城中村;切实放开户籍限制,加快农民工市民化。
第六、提升体制机制活力,建设开放活力之城。提升软环境活力,进一步在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服务质量上下大工夫;提升大开放活力,对“长珠闽”开放,其主要任务是承接东南沿海的产业转移。其二是对“中部城市群”开放,积极参与“中三角”的分工合作、对接互动。
打造核心增长极要给力四大要素
省财政厅政策研究室
主任、研究员 陈向明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建立增长极,并将增长极定位为在一定区域内具有发展优势、能够对这个区域经济发展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地区或产业,而“核心增长极”就是在若干增长极中最具有发展优势、能够起到核心带动作用的地区或产业。
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战略的提出,是南昌所处的重要地位决定的, 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给南昌大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但与此同时,南昌所面临的发展压力和严峻挑战也是巨大的。要深化市情认识,保持清醒头脑,要有世界视角、战略思维、危机意识、全局考量和前瞻布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以顺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
建议南昌在打造核心增长极方面要给力四大因素,即:质量效益、 核心能力、关键主导、操作细节。首先,质量效益,也就是走质量效益发展之路,力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打造核心增长极中赢得主动。
其次,核心能力。这里包括干部核心能力、企业核心能力和员工核心能力。这些能力具有独特优势和不会轻易被模仿或拿走。
第三,关键主导。观念、布局和政策是关键主导。所谓“关键”说的是举足轻重的问题。“主导”是指方向性、根本性,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
第四,操作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这里包括细化政策、功能布局、 产业发展、成本降低、周边关系、人才作用、苦练内功。
科学配置资源为打造核心增长极提供保障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生态工程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 陈美球
在社会生产的“三要素”(土地、资金、劳动力)或“四要素”(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中,土地很有可能是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所面临的最艰难的要素保障。
我认为,一是通过开展用地保障专项调研,系统分析南昌市土地资源特征以及现行的土地供给机制。通过调研分析,深入认识南昌市土地资源特征和供给机制在南昌市核心增长极发展战略的优、劣势所在,并剖析深层次的制度性原因和非制度性原因;二是以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核心,提倡土地使用制度的综合改革。要在城乡统筹的原则下进行土地使用制度的综合改革,在关注建设用地保障的同时,也要重视农用地和生态用地的保障。特别强调的是,土地整治不仅仅是立足于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生产质量,更着眼于区域整个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追求的是土地资源整体的可持续利用;三是科学处理好土地利用规划的“刚性”与“弹性”关系,要通过制定科学的土地规划方案调整机制,来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在规划内容的调整中必须坚持新增建设用地总量、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刚性”指标的不突破;四是进一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相挂钩(“增减挂”)试点,积极争取探索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综合利用、闲置工矿建设用地复垦置换的试点。通过“增减挂”,增加建设用地指标、优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其优点已在近两年的试点工作得到了充分体现。而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综合利用试点,是通过鼓励建设项目占用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从而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并相应在年度建设用地计划、规划调整等方面有一定的优惠政策;闲置工矿建设用地的复垦置换类似于“增减挂”试点,把对闲置工矿建设用地的复垦,折抵新增建设用地,可有效缓地解建设用地规划指标不足的矛盾。
优化投资环境是基础 分工协作是长久之计
华东交通大学经管学院
副院长、教授 倪明
南昌如何打造核心增长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从省委书记苏荣、省长鹿心社、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涛三位领导的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做好优化投资环境和分工协作这两点工作,必将有利于助推打造核心增长极进程。
如果我们把建设有竞争力的南昌作为一个系统。那么,《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力支持南昌发展打造核心增长极的若干意见》里提到的“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基地、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全国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全国重要的宜居都市”的四个战略定位,就是组成该系统的四个要素。
一、通过分工协作提高要素质量、改善要素之间的关系。比如通过江铃30万辆整车项目、K发动机研发,实施整车生产百万辆攻坚计划,形成我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提升铜、铝、钢铁等精深加工水平、做大产业规模,建成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特优钢材和铝型材生产基地;推动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农业加快发展,重点建设桑海新医药谷,扩大南昌烟草、啤酒、优质大米、饮料等重点产品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构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生物和绿色食品产业基地。
二、通过优化投资环境,改善系统与外部环境关系。主要从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市民素质和改变政府角色等角度,提高南昌在中部、国内和世界中的口碑。
要把“四个南昌”作为优化投资环境的座右铭。因此,当南昌的投资环境优化了,则外部过多的资金、项目会流向建设有竞争力的南昌这个系统中。
调整行政区域 扩大城市框架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经济发展研究院教授 朱丽萌
面对江西经济总体欠发达、南昌龙头城市作用有限的局面,培育和发展壮大核心增长极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建议通过调整行政区域扩大城市框架;积极推进南昌融入“中三角”等方式,加快打造核心增长极。
一、调整行政区域,扩大城市框架,形成较大规模和发展空间的中心城市,以改变目前南昌在中部省会城市中人口规模和市区面积偏小的现状。可以适当考虑行政区域调整,如将南昌县和新建县改为区。
二、南昌在定位于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基础上,要与周边的中心城市,如武汉、长沙等形成错位发展的格局,打造成为新兴产业高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并将新兴产业聚焦于五大产业,围绕五大产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产业配套服务建设。
三、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导区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空港经济区发展,以充分发挥昌北机场的作用,将南昌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航空交通枢纽,将空港经济区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商贸物流区域。
四、构建以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为中心的快捷便利的市内交通体系,全力支持南昌核心增长极做大做强;在现有交通网络规划的基础上,重新对轨道交通进行布局,至少应该将现有轨道线路延伸至昌北机场,形成以昌北机场为中心的交通体系,以满足越来越多的航空客流量的需求。
五、形成以南昌为龙头的大南昌城市群,积极推进南昌融入“中三角”,使其成为“中三角”的“铁定点”;积极推进以南昌为中心150公里为半径的“1+10”城市群建设。
以“超常规”发展辐射带动全省“抱团”发展
省委党校江西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博士 刘晓青
核心增长极没有“长”,谈不上增长极,南昌要打造核心增长极,就是要超常规发展,稳中求快。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涛在最近一次讲话中讲到:“核心增长极速度一定要快,这就像骑自行车一样,速度慢了则容易倒”。
“快”就是要超常规发展,要聚焦发展,做强核心。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涛关于核心增长极有个解读很深刻。他认为核心增长极的本质特征是:一是高度集聚,二是强力辐射。
这可以理解成打造核心增长极可分为两阶段:一是集聚阶段,二是辐射阶段。只有聚集全省力量,推动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南昌才能形成“核”。很多人理解为,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为什么要聚全省之力。聚全省之力的目的并不是只为南昌,而是为全省。所以,要带动全省,必须要抱团发展。关于抱团发展,目前提两句话“昌九共荣,昌抚一体”,九江是有这样一个意愿的,抚州在多年前也提出要和南昌形成一体。这样一来,他们有意愿,南昌也有需求。可以先行对昌九共荣、昌抚一体做一些工作。
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需聚全省之力,包括聚全省的智力和人力。建议从全国各地引进100个博士,穿插到南昌市的各行各业去,把全省地市一部分优秀人才、省直部门优秀人才挖过来,放到南昌各行业;先行先试,以经济区划来替代行政区划,南昌可以像类似于“中三角”一样的组织,形成“昌九抚”一个三角组织来打造南昌;经济要发展,产业是主导。南昌怎样搞好主导产业集群,应在产业选择、产业布局、配套产业等方面下工夫。
主动对接抓紧各项政策落实和落地
南昌市委政策研究室
主任 张湘赣
总体上看,增长极的打造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增长极的形成阶段和形成后的扩散(辐射)阶段。目前,南昌市正处在第一阶段,即增长极的形成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出现经济活动和经济要素的极化,然后形成地理上的极化,从而获得各种集聚经济,即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从而加速其增长速度和扩大其吸引范围。这就要求我们通过资源和政策等的不断集中(集聚),使得南昌具有更大更好的发展基础。
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既有优势,也有劣势。省内比,南昌具有优势。但与中部其它省会城市比,南昌差距较明显。具体来讲,南昌与合肥、长沙和武汉相比,存在差距,尤其是与武汉比差距明显。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南昌与合肥的GDP总量差距要小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差距,也就是说南昌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相对力度较大,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特点明显;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明显小于合肥和长沙,这说明南昌产业规模偏小,工业基础薄弱。在区域经济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经济增速的压力不断增大的大背景下,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首要的就是我们一定要具有忧患意识与危机意识。其次,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就是要最大程度的用好、用活省里赋予我们的先行先试权。而用好先行先试权,就需要我们去主动对接,而不是被动等待。当前,省直各单位对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的支持力度在增强,出台了不少政策措施,但仍然需要我们继续积极主动地对接各厅、局,各单位,以便尽快地抓紧落实和落地。三是我们要加强自身工作,我们要以“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为抓手,努力做大做强南昌优势产业。四是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我们要调动县区(开发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发挥他们在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做大经济总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南昌市社科联主席
南昌社科院院长 喻风林
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面临双重任务:一是迅速做大经济总量;二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而且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经济总量不做大,转型升级就缺少坚实的基础和回旋的空间;不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即使总量上去了,也是大而不强,难以保持持续稳定发展。
因此在打造核心增长极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努力实现做大经济总量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良性互动。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消费在短期内又不可能出现大的增长,我市经济要迅速做大总量、实现超常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依靠千方百计加大投入、突出抓好项目建设。但是,在努力扩大投资规模的同时,也应该着眼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不断优化资金投向,调整投资结构。
一是要从增强城市的承载能力、提升经济的运行质量、形成投资与消费的良性循环、加快创建低碳城市出发,积极鼓励和引导投资向城市基础设施和小城镇建设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现代服务业项目、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项目、重大民生工程项目倾斜。
二是要从促进市场充分开放和有序竞争、提高投资效率、减少地方债务风险、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出发,更加重视发挥民间投资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要抓紧制定和推出一系列扶持民间资本发展的政策措施,构建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的投资平台。当前可考虑在交通、城建、社会事业等涉及公共资源开发利用的领域,推出一批重大项目,向民间资本公开招标,鼓励民间资本采取独资、控股、参股,或者以BT、BOT、PPP等方式参与投资、建设、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