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明显属于那种大器晚成的类型,1995年,40岁,创建南山锡业,小有成就;2001年,46岁,建立罗边玻纤,事业之大成;2008年,53岁,将欣欣向荣的企业交给接班人,激流勇退,回归故里,粗茶淡饭、麻衣布鞋,享受人生。
刘翼清,罗边玻纤的董事长,貌不惊人,面容看起来甚至比实际年龄要苍老很多,有些沧桑,但很慈和。在南康,人们所津津乐道不是他的企业有多成功、财富有多丰厚,而是他那乐善好施的行事风格,那慈悲为怀、虚怀若谷的大将风范。
他年幼丧父,母亲又改嫁,家境十分贫寒,“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迫于生计,十几岁便挑起了养家糊口的担子,13岁下矿井挖矿,这一挖就是十年,直到28岁近而立之年,他穷则思变,计划用挖矿赚得的所有储蓄建一个砖瓦窑,烧制青砖、青瓦。那时候烧好一窑需要1万元本金,作为一穷二白、只知埋头苦干的刘翼清来说,一万元是一笔巨款,倾尽所有还差七、八百元,他一无富裕的亲友,二无可依赖的靠山,唯一的出路是向银行贷款。那时银行讲究的是信誉担保,要找担保人,就为了筹集在今天看来区区的800元钱,他平生第一次尝到了求人的滋味,四处卑躬屈膝却又四处碰壁;好不容易贷到款,为确保不出任何差错,为了顺利烧好第一窑,他甚至六天六夜没有离开砖瓦窑一步。他一直盯着那个窑,就象盯着他成功的法码——“这第一窑关系到我一生的成败”,“成则为王,败则为寇”的宿命论死死地揪住了他的心,那种孤注一掷的压力感在如今回忆起还是记忆犹新,他那时真担心自己根本无法承受失败的打击,尤其是心理,很可能会一蹶不振,所幸,上天不负有心人,第一窑他成功了,还赚了几千元。
青瓦一烧又是七、八年。后来也尝试过其它行当,诸如开蜂窝煤加工、粮食加工厂等,没有特长,没有文化,便总是在利润微薄却又辛苦有加的简易加工业里打转转。新的起色还是到了95年,他开始从事锡矿加工。在他只知埋头苦干的这些年里,年已不惑的他突然发现,那些与他一起从矿山上下来的伙伴们,好多人已涉足到矿业加工,他们在同一起跑线上出发,实不知他闭关自守中别人已奔出好远,他被撂下一大截,他骨子里不服输的个性又被激发起来,他发誓一定要赶上他们,改辕换辙,全力以赴做锡矿加工。
命运总是不停地磨砺那些不甘于平庸的人,每一次创业总有着不一样的艰难。凭着刘翼清的那一股子吃苦的劲,产品很快炼出来了,但新的问题又摆在他面前,因为不懂经营、不懂销售,没有前期的市场调查,产品在仓库里面一放就是两三个月,对于以2分利的高利贷筹集来的启动资金来说,每一分钟都耽误不起,那种漫长地期待转机的过程尤如困兽在寻找突破口,每一秒都是煎熬,另两个股东丧失了信心,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刘翼清孤注一掷的办事风格再一次将他带入开砖瓦厂时那种“不成功则成仁”的境地,四十岁的人把自己当年轻小伙子使,以一当十,厂长、车间主任、财务、采购甚至过磅员都是他,真是到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地”,凭着他拚命三郎的韧性,一个季度后峰回路转,销路逐步打开,自此才一路走好。
六年时间过去,他把南山锡业经营得风生水起,严格意义上来说,至此他才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但他一直还在思索着要寻找一个更好更长久的行业,而让常人难以理解的是,他办罗边玻纤的初衷只是想让他的几个弟弟妹妹以及一直追随他的南山锡业的老员工们能干到退休,能在一个好企业里养老。于是他把南山锡业出租,又一次倾其所有建立罗边玻纤公司,与以往所涉及的行当不同的是,玻纤作为一个资本、技术和管理密集型行业,要经营好它光靠吃苦远远不够,其间再次经历种种生死存亡的考验,所幸这次他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多了一个得力的助手——他的妹妹,现任罗边玻纤总经理邱桂兰以及一直与他风雨同舟的老员工们,这些在刘翼清的带领下,顶着磨难逆流而上的“勇士”们坚信: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罗边玻纤的核心团队,已历炼成一支善战却又智勇的团队,他们不惧自身的缺陷,从未停止的求索和学习成企业的常态,北请高级培训机构进行企业内训,南请技术能人改善技术、狠抓质量,新的经济形势下以新的举措迎接新的士挑战,在学习中,他们不断突破自我;在学习中,企业对公司内部优秀人才开创开放股份之先河;在学习中,确定企业扩张模式用兼并购方式;在学习中,他们共同挺过2008金融危机,五年内把公司打造成上市公司的宏伟蓝图离他们越来越近!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刘翼清不是上帝的幸运儿,在他那里,成功从来没有捷径,“认准了目标就绝不放弃”是他的奋斗史最朴实的写照;“言必行,行必果”是他做人的唯一信条。他的生意经是既要讲利益,也要讲人情,两者并存,所以他常常很傻,宁愿亏待自己也绝不愧对别人。尤其是企业每一次低谷期间,宁愿亏本也要保证工人的工资,哪怕是最困难的时期,也从不拖欠,而且待遇比同行及周边厂家都要高。功成名就之时,他没有狂喜,宠辱不惊,讲求“有舍有得,大舍大得”,以他惯有的风格,始终保持感恩的谦卑,乐善好施,惠泽众生。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人生的苦难经历并没有击跨他的意志,更不曾让他放任自己,反而让他从苦难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千锤百炼中铸就博大的胸怀,相信如今站在平淡却又幸福的人生这端,在他颠沛流离的人生回顾中,内心的丰实要超过财富的收益,而他的人格魅力也如暗夜的明珠熠熠生辉……
物以“锡”为贵
股市上有言传,买钢铁股不如买铝业,买铝业不如买铜业、锡业、铅……2011年,锡业行情大好。
今年2月份,《第一财经报》公布调查结果显示,过去5年金价上涨175%、银价上涨250%、铜价上涨131%、铁矿石上涨160%,而锡价则上涨了387%,如今社会进入物以“锡”为贵的时代。
一个新的时代地到来,往往会影响着一个企业未来的命运,对于南康市南山锡业有限公司来说,2011年的市场无疑又为新神话的酿造攒积了酵母。
辉煌十年
南山锡业始建于1996年10月1日,占地面积85000平方米,总投资2.3亿元,是一家集冶炼、加工、节能、环保、贸易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民营锡冶炼企业。
在南山锡业办公楼的荣誉墙上,“光彩杯”我为经济做贡献竞赛•永盛奖一等奖、“光彩杯”我为经济建设做贡献竞赛•金龙锡业奖一等奖、赣州市最佳企业和突出贡献奖、二〇〇三年度南康市纳税明星企业、二〇〇四年度南康市个体私营经济纳税明星企业、二〇〇五年度南康市个体私营纳税明星企业、南康市2007年度最佳企业、二〇〇七~二〇〇八年度“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二〇〇八年度赣州市突出贡献奖、二〇〇八年度赣州市最佳企业奖、二〇〇九年赣州市“非公有制百家企业”、二〇一〇年江西省“优秀非公有制企业”等各种荣誉赫然在目。
正如南山锡业公司董事长廖昌平、总经理黄学有在公司的感恩致辞中所说:过去的十余年,是南山创业的10年,风雨10年,收获10年。十余年间,南山锡业规模从小到大,从粗锡到精锡,不断地凝聚技术力量,利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科学的检测手段,让企业自主研发的“南山牌”、“赤锡牌”精品锡锭在国内锡业市场中声名鹊起,名扬国际,稳居江西锡冶炼企业榜首,位居全国锡冶炼企业第五。目前,南山锡业年生产锡锭1万吨,年产值十个亿以上,实现年纳税7000万元以上。2010年,南山锡业销售额达到5.4亿元,上缴国家国家税收6037万元。
中国电子材料焊接锡料材料协会这样评价南山锡业:“是21世纪我国建设的第一座再生资源综合回收利用锡冶炼厂,目前在我国30多家锡冶炼厂中,无论是投资规模,还是冶炼工艺技术和生产论理,都位居锡冶炼行业的前列,同样也位居世界锡冶炼的前列。”
过去的十余年,南山锡业不仅实现了企业发展的质的飞跃,更是创造了赣南矿业企业中的一个神话。
拼搏十年
在南山锡业的企业精神里,一切成功源于自信与努力。有自信,才会有与百舸争流的勇气,在竞争的环境中保持进取的激情;努力又让企业保持脚踏实地而不懈追求,企业有这两宝,才能真正在市场中扎住根脚。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南康市以钨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南康市立足当地实际,加大矿业发展政策引导力度,同时加快推进新品种、新技术、环保节能、产业链延伸等方面的工作力度,以帮助走出矿业发展困境。南山锡业也因此获得了向前一步发展的机遇。
为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南康市相关单位穿针引线,进行全程服务,促使多家企业与科研院校联姻。为能做大做强矿产业经济,南康市积极创优环境、优化服务,向上争取产业政策,依法办理冶炼加工资格证书和矿产品外购配额证;成立矿业协会,加强行业内外的协调,为指导产销、提供信息、交流经验提供平台,从人力、财力上帮助企业提供后备资源。
在此过程中,南山锡业积极活跃在政府搭建的支持平台上,并且通过企业全体员工的努力将企业生产线拓宽至4条。现在,南山锡业正在努力争取在2012年前再增加二条生产线,第一条为深加工生产线,加工锡丝、锡条、锡粉、锡工艺品;第二条为湿法冶炼生产线,以回收金、银、铅、铋等金属。
荣耀待续
南康市本地矿产量极少,95%以上的矿源来自外地,为打造江西乃至全国矿产品交易的集散地,南康市特发明了“无中生有”、“借矿兴业”的做法。
南山锡业亦是在该发展战略中,由三家规模小、成本高、竞争力差的小企业整合而来。现在,南山锡业从单纯的资源整合实现了自主技术创新。对于未来的发展之路,南山锡业必有自信实现下一个十年辉煌!
免责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第一枪网意见及观点,亦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第一枪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问题请联系media@d17.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