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六年前当滴滴还只是概念的时候,他给了程维70万,一举成了程维背后最坚定的支持者和军师。而当年的70万,如今回报高达上万倍!王刚在投资上的成功,不容置疑。
2001年6月,王刚加入阿里成为一名销售员时,正是阿里销售团队大刀阔斧整改的时期。马云请来曾在GE医疗任职多年的关明生来打造阿里文化,关明生提出销售员培育客户以实现稳定业绩的打法。
但王刚极度不认可,他觉得中供以中小企业为主,数量几近无限,根本不需要培养。“那么多客户熟得都快掉下来了。我们没发现。我们应该去捡果子。为什么要培养呢?”他曾这样回忆当时所想。
而且,他还给马云写了一封邮件驳斥这种做法,他对马云说,“Savio(关明生)的培训没用,他讲得不对。”如此反叛的行为,马云自然记住他。但当时王刚的看法并没有多大说服力,因为他当时盯的是深圳的贸易公司,很难出单,只在入职第一个月有出单,后边的5个月几乎吃白果。
有一段时间,他已经徘徊在被开除的边缘,幸亏他的顶头上司陆兆禧发话,“这个人还可以的”,才幸免于难。
非常有意思的是,王刚这种独具一格的销售打法,竟然奏效。他连续两个月斩获金牌,并被派往杭州向销售团队分享经验。一上台,便激情洋溢地分享自己琢磨出的业绩公式:拜访量乘上服务技巧、乘上服务水平、乘以XXX就等于你的业绩。然而,并没有多少人记住他讲的话。但马云注意到了他,在阿里办公室的电梯口,马云允诺,“你好好干,如果连续做3块金牌,我请你吃饭。”初出茅庐的他大言不惭向马云保证,“我们刚见过面,你请我吃饭,不好吧。我已经连续两块金牌了。”但很不幸的是,他并没有蝉联,这顿饭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晃眼间,这个别树一帜的另类却在阿里“老实本分”地待了十几年,从基层销售员一步步爬上高层,直到2012年才抽离出来。
都说创业维艰,滴滴的起步也不例外。虽然他们志满踌躇地一直看好打车市场,但在资本市场连连遇冷。2012年5月,王刚出资七十万,程维出资十万,再拉上一个技术合伙人开始创业。由于没有创业经验,很快就吃到苦头。勉强上线的产品频频出现BUG,为此司机很恼火,大骂“难怪你们不收钱,你们和运营商是一伙的,专来骗流量的。”
再三衡量下,由程维动手请这个技术合伙人离开公司,为了买回这名合伙人手上30%得股权,付出了数百万人民币的代价。2012年年底,程维请来百度的研发经理张博,总算彻底补齐了技术的短板。雪上加霜的是,融资也不顺,主流VC并不看好。为了不让这个项目“流产”,他再次自掏腰包扛下来。几个月后,朱啸虎找上门来,融资慢慢走上正轨。
打车市场跟其他领域一样,讲求的是走马圈地的速度。在北京的第一场硬战,滴滴正面与竞争对手摇摇招车硬碰硬。当时,摇摇招车在各方面都比滴滴领先,要想跑赢,决不能正面应战。
于是,王刚他们商量再三,决定另辟蹊径,冒着与阿里“决裂”的危险,接受腾讯的投资。毫无疑问,这意味着他们开始站队,作为阿里人,要冲破心理防线并不容易。但为了活下去,也只能扛了。
好不容易扛下北京一役,上海市场遇到快的和大黄蜂,三方展开激烈的争夺战。打到最激烈的时候,寻求百度融资未果的大黄蜂,决定卖掉公司,这时快的找到大黄蜂正谈收购。
这下子王刚他们坐不住了,迅速加入竞购行列。然而,面对大黄蜂拼命提高收购条件的态势,王刚意识到,这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戏码,与其这样还不如让滴滴与快的合并。这场轰轰烈烈的合并案,几经波折,尽管柳青这个中间人有意协调各方利益,很长时间里一直无法达成共识。最后的结果是,2013年下半年快的并购了大黄蜂。
这样一来,滴滴与快的又陷入补贴大战中,竞争极其惨烈。Uber杀入中国市场,让他们意识到“前有饿虎,后有追兵”的危险性,谈判合并再次重启。可喜的是,双方最终达成共识。
当然了,滴滴并不是王刚唯一投资的公司,这些年他还投了多个估值过亿美金的创业项目,比如运满满、典典养车、回家吃饭、赛维洗衣、学乐教育、OFO等。
但投资滴滴的回报绝对是最可喜的,他因投资滴滴一战成名,在2015年成为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天使投资人。
很多与王刚合作过的创业者说,“在遇到最难处理、迷茫和需要外力的状况时候,只需要给他打一个电话,几十秒钟说清状况,交流一两句,一个清晰、明确、可执行的方案就从电话那头传过来,于是只需要做就行了,剩下的刚哥会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