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枪首页
登录 免费注册 江湖通会员 增值服务 帮助中心
移动版
微信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
绑定领取红包
微信
微信小程序
扫一扫访问分享
第一枪小程序
百度小程序
百度小程序
手机百度扫一扫
访问第一枪应用
当前位置: 第一枪 资讯 产业资讯 正文

笔:笔落惊风雨

2012-08-10 14:53:49 789

[导读]中国人用毛笔的历史至少有两千多年了,信阳出土的楚笔证明在秦统一中国之前笔已经产生了,而且商周甲骨片上除了刀刻之作外亦有笔迹,也可证明书写的工具当时已经出现。而民间传说中,认为蒙恬首次造笔,而蒙恬是秦国大将,但史料未能证明。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笔居首位。

  《说文解字》对“笔”的解释:笔,秦谓之筆,从聿从竹。徐锴曰:笔尚便疌。鄙密切。

  “笔”繁体字作“筆”。在篆字中 ,“聿”就是一只手握笔的样子,上加“竹”字,是说笔杆乃竹子所作,而“聿”字也是战国时期楚国对“笔”的称谓。而“筆”简化为“笔”,窃以为是简化字中简化得比较到位的,因为“竹”的杆加上“毛”头,就是“毛笔”的样子,很靠谱。

  古人对“笔”的说法很多,除了秦人叫“筆”,楚人叫“聿”之外,还有吴国称“不律”,燕国称“弗”,还有称“管城子”、“颖毫”等等。

  中国人用毛笔的历史至少有两千多年了,信阳出土的楚笔证明在秦统一中国之前笔已经产生了,而且商周甲骨片上除了刀刻之作外亦有笔迹,也可证明书写的工具当时已经出现。而民间传说中,认为蒙恬首次造笔,而蒙恬是秦国大将,但史料未能证明。

  两千余年以来,毛笔一直是中国人的书写工具,近代经历了两次换笔,一次是换成钢笔、圆珠笔、铅笔等硬质材料,一次是电脑键盘出现之后的手指输入,但毛笔依然健在,虽然它已经多属于书画家的艺事之用了。如今,许多人担忧,如果今后人们都用键盘当作书写工具了,毛笔也渐渐退出舞台,书法乃至汉字会不会被历史抛弃?

  好在毛笔目前尚有南北数地在生产,只是往日风光不再了。浙江湖州、安徽宣城,都是制笔良乡,此外尚有江西进贤文港、山东莱州和广饶等地产笔,质量多不如前。莱州刘广生制笔颇有建树,余曾为其书作序。

  中国书画讲究笔墨,笔墨几乎成了翰墨丹青的灵魂,书与画中均讲究用笔。汉代蔡邕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西晋卫夫人有“笔阵图”,南朝谢赫在绘画“六法”中特别强调“骨法用笔”,元人赵孟頫认为“用笔千古不易”,近人黄宾虹有“五笔七墨”之论,可以说在历史上,用笔之法成了书画家的头等大事,而且常常上升到书画本体乃至灵魂的事。但当代也有不同的声音,比如启功认为“用笔何如结字难”,比如吴冠中认为“笔墨等于零”,比如刘国松认为中国画完全可以不用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笔”还用于代称“笔法”和“文笔”,例如赞誉某某人为“一支笔”、“县里一支笔”、“党内一支笔”,甚而“一支笔胜过三千毛瑟枪”,甚至把“笔杆子”与“枪杆子”等量齐观。

  当然“一支笔”还有其他用途,如单位财务“一支笔”,大致是指某人说了算或在财务上有权威。据说山东某全国知名劳模企业家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签阅发票报销时却喜用毛笔点个墨点,后来下属捣鬼也点墨点冒充,被他个个识破,原来他的墨点中有暗记,扎了个大头针眼。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呀!

  “千秋笔墨惊天地”、“下笔如有神”、“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笔事亦大矣,岂是一篇短文可以写尽的。
免责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第一枪网意见及观点,亦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第一枪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问题请联系media@d17.cc
第一枪官方微信

第一枪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随时随地获取电商行业最新数据及资讯。
微信号:第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