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的农村大地从不缺乏质量上乘的农产品,地方领导们也意识到,要富民强县,更重要的,是要将当地丰富的农产品卖出去,卖个好价钱。
一、商品自营收益
农村电商平台多与农民合作社或加工厂合作孵化能够上网销售的品牌商品,以自营模式销售并获取收益。
二、店铺入驻电商平台的销售分润
店铺入驻第三方平台一般都要根据销售情况按比例缴纳销售分润,所谓雁过拔毛是也。
三、平台沉淀资金运作
平台沉淀的资金一方面来自于客户货款从入账到打给供货商的这段时间积累,另一方面来自于平台入驻店铺的保证金押款。有了这些资金的沉淀,企业安排好现金流管理后可以通过理财投资等方式获得收益。
四、平台入驻费
店铺入驻第三方平台都要缴纳平台入驻费,费用按年收取,是大型电商平台的一笔重要收入。
五、广告收入
当电商平台内商品丰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很多商品不打广告就难以获得足够的流量,这时无论是首页广告还是直通车、搜索竞价都是平台重要的赢利点。
六、供应链金融
自建物流仓储是很多电商平台的战略选择之一,自建仓储设施后,平台上的很多店铺会将存货先期存入仓库内,而有了存货质押平台就可以有一些供应链金融上的运作,当然运作方式多种多样,这样从店铺身上不仅能赚取入驻费和销售分润,通过给他们贷款(供应链金融)还能有利息收益。
七、针对消费者的消费贷
分期消费是消费者常用的一种消费方式,消费者通过分期支付能够减轻支付压力,而电商平台也可以分享利息收入。
央视有部纪录片叫《舌尖上的中国》,主要纪录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其中不乏各类优质农产品,其中耐人寻味的是,越是偏僻边远之处的农产品越是优。
央视有部纪录片叫《舌尖上的中国》,主要纪录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其中不乏各类优质农产品,其中耐人寻味的是,越是偏僻边远之处的农产品越是优。
可以看出来的是,中国的农村大地从不缺乏质量上乘的农产品,地方领导们也意识到,要富民强县,更重要的,是要将当地丰富的农产品卖出去,卖个好价钱。正因如此,各大平台电商,都是竭尽全力解决农产品上行问题。农村淘宝还特意推出“年货节”,就是希望闯出一条新路子。因此,发展县域电商的着力点之一,就是“农产品上行”,“农产品上行”是县域电商工作的重中之重。
但为什么几年下来,农产品的上行仍然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农产品滞销、农户亏损的新闻仍然是层出不穷。
是什么阻碍了农产品上行?
一、大多数的农产品都是食品,由于“三聚氰胺”、“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故频出,导致国人对国内食品缺乏信心和安全感,信任感严重缺失。
二、农产品大多价值低,运输成本高,通常超过商品成本的100%甚至更多,这就导致95%的农产品电商平台处于持续亏损状态,一旦钱烧光,接下来就是倒闭。小农女、优菜网、谊万家、上海天仙配、济南买菜网等多家农产品电商以及自动下线的永辉的“半边天”等就是最好的例子。而这些电商平台的纷纷倒闭,也阻碍了农产品上行的步伐。
三、很多优质的农产品无法形成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程度低,缺乏品牌化运营的基础,导致价格波动大,很多时候优质无优价,这也是很多菜农宁肯蔬菜烂在地里做肥料,也不愿意拿出来卖的原因,如果雇人收割和打捆,一斤菜的成本或比当时的市场价还高。
四、农产品上行并不仅仅是从下游打通渠道,比如开几家淘宝店就可以解决,还需要一系列的生态体系建设,例如品质控制、溯源技术应用、品牌打造、提升包装设计等一系列复杂的工程,而这项工程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
五、农产品上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然而现实情况是,县域里掌握核心电商知识和技术的人才极度匮乏,农民自身素质不够,而高素质的电商人才又不愿深入农村。
阿里京东等巨头为什么解决不了“农产品上行”?
阿里:在2003年淘宝诞生后,在江浙、广东一带开始形成淘宝村。2012年,淘宝网与遂昌县人民政府签订中国首个淘宝与县级政府战略合作协议,而后衍生出“遂昌模式”。2014年7月,参观浙江赶街公司的“赶街模式”后,在10月,宣布启动”千县万村计划“,即未来3-5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服务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覆盖全国三分之一的县及六分之一的农村。与此同时,各类淘宝特色中国馆也纷纷上线。2015年,国务院部署加快发展农村电商消息放出后,阿里又抛出”智慧农村“的概念。
整体来看,阿里的布局更多是为了挖掘农村消费市场,几年下来,一直在为“工业品下行”做嫁衣。在农产品上行方面,阿里仍旧奉行轻快的平台化运作模式,在每个地域开村淘点,招募当地人负责运营,从末端营销切入,而上游的农产品开发、包装、品牌打造等,阿里并没有投入过多精力,据很多加盟村淘的村民反应,农村淘宝服务站开张后,他们村的村民收到快递的时间的确缩短了。但是在如何将农产品卖给城市居民这件事上,阿里却没有出台什么实招帮助他们。
淘宝特色中国馆并不理想的销售数据也佐证了阿里在农产品上行方面的无力感。
京东:在打法上,京东一方面牵手新希望集团,打出“送种子下乡”的大旗,期望从源头对农产品进行标准化,但农产品标准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仅仅靠给农民送点种子,恐怕很难实现。另一方面,京东效仿淘宝中国特色馆的模式,与当地政府扶持的代运营公司以及农村生产合作社搭建地方特色馆,从合作社(农民)手中筛选农产品,同时负责该农产品的线上运营。京东物流则负责将农产品统入仓及配送。
跟阿里一样,京东在农产品上行方面,仍旧没有从农产品上行的上游抓起,几年下来,也只是做了一件把自己平台的货卖给农民的事。
综上所述,互联网巨头做农产品电商有着天然的流量优势和较低的边际成本,但我国农产品的上游很多基本问题仍未解决,如规模化生产、农产品标准化、产地注册和溯源体系搭建等,这都是脏活儿、苦活儿,这对于习惯轻模式切入的巨头来说,解决起来也并非易事,这也是这两家巨头进军农业市场几年下来,却仍旧没能有效解决农产品上行的原因。一件农产品能从田间到完成售卖,需要经过选品、采摘、分拣、质检、储存、包装、营销、干线、配送、售后等各环节,从本质上来看,解决农产品上行,发展农业电商的关键是解决农产品上游的基本问题。
总结出了如下三点:
一.实地调研,发掘优质农产品,并建立电商农产品资源库。好的县域电商农产品上行服务团队都会派驻专业的选品团队驻扎当地,梳理县域农产品,发现农产品亮点和传播点。进而,由电商团队对这些农产品进行包装设计和品牌宣传,并提供SC/绿色/有机认证、商标注册、品牌设计与推广等一整套市场流通解决方案,保证农产品迅速获得用户,打开销路,为县域塑造龙头农产品品牌,进而引导当地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二.完善县域农业电商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为确保农产品品质和安全,县域电商农产品上行服务团队会牵头引进全国领先的安全检测及溯源追踪系统。由电商团队打造的每一款农产品均需通过农残、兽残等多项指标检测。与此同时,专属溯源合格证让消费者可直接通过手机扫码,就能实现对品类、种植、批次等信息进行追溯,真正使农产品达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监管,让食品更放心。
在确保农产品安全的基础上,电商团队还要在全国多地建立常温/冷库仓配系统,并跟申通和天天快递达成战略合作,实实在在保证了农产品的物流运输。
三.全民电商,多平台销售。电商团队通过带动当地村名开通微店,使得县域里每一个有农产品创业需求的人都能实现一键开店,每个个体都将成为农产品上行的渠道。
与此同时,县域电商农产品上行服务培训团队还要深入县乡,免费为当地农民做专业化的电商培训,使得当地每一个有农产品电商创业需求的农民都能够实现创业梦想,把每个县域都打造成所在省的“人才智库”。(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综合自三农纵横、今日头条)
农村电商产业链图谱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助理分析师余思敏表示,中国农村电商产业链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1、农资电商:云农场、农一网、农村淘宝、大丰收、丰收侠、七公里、草帽网
2、农产品电商
食材:链农、甫田网、美菜
鲜花:roseonly、胡须先生、花礼网、小丑鲜花、爱尚鲜花、花点时间、花加
生鲜:易果生鲜、本来生活、中粮我买网、顺丰优选、沱沱工社、菜管家、光明都市菜园、甫田网、优菜网EMS极速鲜、U掌柜、两鲜网、农家兄弟、俺的农场、味道网
3、网络品牌商:三只松鼠、百草味、楼兰蜜语
4、信息服务电商:村村乐、中农网、农村中国、中国惠农网、中国农产品网、农技云、农管家、土地资源网、土流网
5、支撑链
支付:支付宝、银联、Apple Pay、微信支付
物流:顺丰、圆通、德邦、申通、EMS、DHL、黑狗
金融:翼龙贷、乐钱、农发贷
外贸:一达通、世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