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我们无从得知十花汤从加多宝身上,借鉴了多少以小博大的营销技巧,不过从最近在成都糖酒会上的表现来看,十花汤显然对借势造势的玩法极为熟练。 在刚刚结束的第92届成都春季糖酒会上,十花汤特别派出自己红白美女促销军团中的两位,跑到王老吉的展位前,
我们无从得知“十花汤”从加多宝身上,借鉴了多少以小博大的营销技巧,不过从最近在成都糖酒会上的表现来看,“十花汤”显然对借势造势的玩法极为熟练。
在刚刚结束的第92届成都春季糖酒会上,“十花汤”特别派出自己红白美女促销军团中的两位,跑到王老吉的展位前,来了一张极为自信而又潜台词十足的“摆拍”。
如果换成别的品牌,这事本身没什么值得联想。但由于是王老吉,始作俑者又是一直与加多宝“绯闻不断”的去油饮品“十花汤”,则不能不让人腹诽一下:“十花汤”打算干什么?
合影还是踢馆?
面对加多宝劈头盖脸的“换罐门”公关手段,尚停留在“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正常逻辑上的王老吉,似乎有点摸不着门。短短一周内,在金罐、蓝罐、百家姓罐的连环轰炸下,舆论忽然开始一边倒的涌向了加多宝。王老吉的公关团队也许还在揣测对手下一步的动作,所以至今仍未作出有价值的反应。自然,在这种背景下,对糖酒会也无暇估计太多了。
也恰在此时,“十花汤”掐准了这个空档,玩了一次十分漂亮的营销狙击,在糖酒会王老吉的展台前,大大方方地“公然”摆拍,很有些公开叫板的意味。不少参会的同行们也开玩笑说,前有加多宝眼花缭乱的公关阻隔,后边又来了个“十花汤”上门“踢馆”,王老吉的这个春天,应该没有想象中那么“温暖”。
虽然我们不了解“十花汤”此次“合影”事件,到底是促销人员的个人行为,还是高层团队刻意授意为之。但仅从营销角度看,“十花汤”已经有效抢过了媒体发声权。几年来的不断思考历练,让“十花汤”学会了如何用最佳的姿势抢镜。而对比女明星在红毯上故意跌倒的“司马昭之心”,“十花汤”营销不行于色的功力,显得尤为沉稳老辣。
“这很可能只是促销人员的一个玩笑之作,不必太当真。不过某种程度上,也看得出,这次糖酒会上,所有饮品厂商的紧迫感都很强,今年的招商抢人,已经进入了肉搏阶段。”
一样的糖酒会,不一样的意味
冬去春来,万物萌动。
或许对不少行业来说,2015年,将注定是艰难的一年,至于原因,你懂的!
对食品饮品行业而言,随着去年CPI指数持续下降,虽有些许通缩之虞,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反证了居民在食品饮品领域的支出比例在降低,换言之,本已竞争十分激烈的行业环境,将在2015年,迎来日益精明的消费者们集体大考。品牌力强弱,用户体验优劣,营销思路新旧,渠道布点快慢,都将在剩下的9个月内立见分晓。
2015春季成都糖酒会,即是起点。
每年春秋两季的成都糖酒会,之于食品饮品企业的意义,绝不亚于嘉德春秋拍之于古董商。迄今长达59年、92届的举办历史,足以在诸多展会里睥睨群雄。行业“晴雨表”、“天下第一会”等美誉常伴左右。每届不少于10万平米、3000家参展企业、15万采购商、200亿成交额等数字,也着实显现出发自骨子里的傲气。
不过,互联网时代,数字,已不足以说明一切。
电商的火爆兴起,网购的大行其道,传统媒体的衰落,自媒体的冲击,让大量固守传统经营模式的企业与品牌目瞪口呆。不转型是死,盲目转型是找死,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现实案例所反复印证,这对习惯了传统线下模式的饮品行业影响尤甚,很多曾经百试百灵的招商手法,也忽然在一夜之间,效力尽失。
“十花汤”的“软实力”招商
“现在招商跟过去不同了,只凭1张传单、3个易拉宝、10条政策、15款大奖就想成功已不可能。”
“十花汤”创始人钱毅表示,如今经销商们很多都是80后、90后,生来的互联网思维,让他们越来越看重产品的未来前景,看客户的消费水准,看品牌的整体推广水平,还有厂家的沟通能力与做事态度。
“跟我们合作的经销商,都是看中了十花汤在这些方面做出的努力与诚意。打铁还需自身硬,招商这种等客上门的事,只能凭本事说话,强求不来!”
据“十花汤”品牌营销总监饶艳介绍,预计到2015年底,“十花汤”将在全国布点2000个经销商,形成420个经销商渠道联盟体的横向规模,加上纵向的天猫、京东、1号店三大电商平台联动,配合电视、框架、网络三位一体的传播结构,特别是此次糖酒会上与优酷土豆签订的深度战略协作,全面发力视频营销渠道,这场卷地而来的“去油”攻坚战,已是一触即发。
“很多老品牌之所以没落,就是只顾定任务和返点比例,忽视了经销商们的用户体验。”很显然,“十花汤”这一路走来,上述的要点都做得很足。
饶艳坦言,虽然糖酒会已经结束,但“十花汤”的2015年招商工作远没有结束,在暑期销售旺季到来之前,还要有大批三四线市场等待开拓,业已签约的区域,也要稳步落实备货与地推工作,“要做的事还多的很!”
王家卫借《一代宗师》感叹:所谓功夫,一横一竖;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积攒三年之力的“十花汤”,终究要在2015年向宗师级发起冲击。
相关文章推荐:王琦:产业调整下坚守行业的价值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