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内容摘要: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经济增速是否合理关键看就业。
宏观政策取向:守“底线”、推改革、促转型
考虑到全年和单季增速都将在7%上,经济仍处于平稳增长的合理区间。因此,预计政策仍将凭着“守底线”的原则不会采取大规模的财政投资和货币刺激。政策重点仍将是稳定经济增速的基础上推进改革,通过激活民间投资来稳定经济并实现转型。 但我们预计三季度增速将跌破7.5%,若三季度末四季度初仍未看到经济自我复苏的迹象,为防止趋势性下滑,不排除政策会出现微调,适当增加关乎“城镇化”中长期发展的公共服务和准公共产品。
一、“守底线”思维意味无大的政策刺激,但局部刺激仍有可能
新一届政府对经济的容忍度和标杆发生了变化。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经济增速是否合理关键看就业。只要就业不出现大的问题,经济就处于比较合理区间。而就业不恶化就是政策的“底线”,并非追求经济的增速。
而当前求人倍率为1.1,处于统计指标以来的最高水平,表明一般工人的就业情况相对良好。而就业压力主要在大学毕业生阶层。因此,从政策调控来看,中央政策不会急于出手救经济。李克强总理明确表态“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资,空间已不大”,因此,预计稳健货币政策和相对积极的财政政策仍将延续。 但随着经济下行和去产能的深化,就业情况将恶化。而经济的持续下滑也导致企业盈利和债务风险的上升。因此,我们认为调控政策仍是秉承稳中求进的原则。我们认为在6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提出的“要坚持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积极采取既稳增长、又调结构,既利当前、又利长远,让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措施,着力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的说法应该有所指,即还是要适当采取措施稳定增长。 我们预计三季度经济将继续下行,那么,关乎“城镇化”中长期发展的公共服务和准公共产品方面的建设将会适度加快。
二、货币政策:稳定流动性,重点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
显然,防风险的政策意图在二季度有所加强,尤其是6月份央行主动收缩流动性对银行流动性做了一次压力测试。另一方面,通过6月份的政策调控,也有效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过度放杠杆和过度放贷。 在经济下行容忍度提高的情况下,货币政策预计保持稳健,总体保持流动性相对充裕。但流行性管理的压力测试可能使得金融机构的信贷有所收缩看,也使得融资成本有所上升。由于7月份仍有大量高息理财产品到期,预计短期银行间利率高位仍将不可避免。 社会融资收缩和融资成本上升符合抑制投资的逻辑,但总量减少和成本提高难免伤及扶持产业。因此,我们认为央行将释放一定的流动性,14天期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利率应该回到4%附近。 除了维持流动性稳定外,下半年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将是重点。利率市场化有利于纠正扭曲的资金利率。在当前情况下,存款利率上行将不可避免,目前1年期存款利率只有3%,但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在4.5-5%之间,可见利率市场化后存款利率存在上行压力。 随之贷款利率也可能上升。但当前实体经济的贷款需求相对低迷,贷款利率上行力度有限。这样银行利差减少,银行反哺实体经济可能成为现实。 另外,当下人民币已经升值至6.18,前期高点曾突破6.16,即期汇率更是升至6.1250。在当下经济复苏疲弱,而热钱存在流出的情况下,NDF反映存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但即期汇率仍高于中间价。因此,汇率市场化有望形成双向波动的局面,而非单边大幅升值的情况。就实体经济来说,当前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是相对较好的机会。
三、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将是工作重点
李克强总理上任后在多个场合表态,改革是最大的红利,要以来市场来完成转型。目前经过三轮的简政放权,已经减少了165项行政审批项目。但就城镇化以及市场化改革方面仍有空间。 在户籍制度改革初步出台后,城镇化相关的土地制度如何完善?城市投融资体制如何突破?以及如何促进和约束政府完善公共服务建设以及配套的财税体制改革等都需要制度突破,并且国有企业改革如何推进以及真正落实鼓励民间投资等都需要政策配套。 我们认为,在三中全会前后将有望集中出台相关改革措施,重点将是户籍改革推进人的城市化,财税体制改革构建新的地方收入机制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等。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http://www.chyxx.com )